
攜老扶幼、共耕共食,在水泥叢林中重塑剩食們的下半輩子
說到吃剩的食物…
社區空間
說到吃剩的食物…
原為中央通訊社…
現代都市生活中…
台灣每年約產生130萬個咖啡豆麻布袋,相當於36個小巨蛋的面積,而這些袋子在使用完畢後多直接被丟棄,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蘆葦女力」致力於為這些廢棄麻布袋重新找到出路,將原來被視為垃圾的物件轉化為具有質感的產品,不僅延續了它們的生命力,更在過程中提供中高齡婦女新的就業和社會參與機會。
河神的丸子店經理阿哲抱持著對於社區的關懷,努力地經營這家店,親力親為地照顧店裡所有細節,讓河神呈現最完美的樣子。
河廢料再生市集由攤主和相關議題的社群夥伴所組成的「廢料玩家」,期望反轉生活中這些可能被人所遺留的「垃圾」。2024年7月19日至21日舉辦今年第二次的市集活動,結合身心療癒、再生體驗與自然媒材等元素。
【空間分享計畫×社區營造】系列課程,希望傳遞當前關於「空間分享」實踐的知識經驗。透過系列課程,期望學員從學習者化身為倡議者,扭轉當前台灣社會對「 空間分享」之內涵。
老的建築或者房屋因為缺少連接而逐漸變成都市里的一座孤島。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永遠會有人拿著大把的資金進入,蓋著最漂亮嶄新的大樓。問題是,一棟看的到终点的房屋和其中的住户就可以理所當然的被漠視嗎?
藥師第二代重新修復老藥局在社區的存在感與功能性 以老店舖為主題的戲劇,其海報總是以夕陽餘暉下的昏黃色調來呈現,洋溢著溫暖;年過半百的豐仁藥局也有如此畫面感,帶著老照片般的懷舊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