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物一同再生,傳播廢布重生知識火種的「一碼縫紉班」
林慧雯老師帶領一群弱勢婦女在南萬華的一碼村,以針線確立自己的價值,同時努力地建置綠色供應鍊,期盼在大量衣服被遺棄的快時尚潮流裡,可稍稍減緩衣料浪費的速度。
林慧雯老師帶領一群弱勢婦女在南萬華的一碼村,以針線確立自己的價值,同時努力地建置綠色供應鍊,期盼在大量衣服被遺棄的快時尚潮流裡,可稍稍減緩衣料浪費的速度。
研討會主題分別…
說到吃剩的食物…
現代都市生活中…
社區規劃師創辦的社區學習品牌,據點在萬華大理街糖廍文化園區社區共享空間,重視人力物力循環互助,舉辦各種主題活動,分享傳遞萬華經驗所獲得的各種理性與感性規劃或社造知識、能力和人間情義。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下,家中物品常在不知不覺中越堆越多,面對故障的電器及傢俱,人們往往傾向直接換新,忘記了還有「修復」這一個選項。古風小白屋提供一個共享空間,不只募集工具,更讓人們因「修理」而相互聚集、連結。
對不同世代的移民而言,新隆社區是他鄉做故鄉,我們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原鄉。不過都市更新的華麗口號實在太多了,我們決定為「家」和「原鄉」做點實在的事情。
不少空間因為土地開發後未進行生態補償,不但降低原生物種多樣性,更是散發出一股生人勿近的氣息,「原生植物推廣好夥伴」計畫即是邀請居民,以行動移除入侵植物,同時也找回人與在地生態的連結。
當我們老了,留在身邊的就剩街坊鄰居了。
比鄰而居40年,多麼難得!
重視環保的A小姐,在 FB 打入關鍵字「維修」,經過一段時間,FB像精靈一樣,把和平新城小家電維修活動推送到眼前。首場於和平新城小客廳進行的小家電維修活動,迎來了10組惜物人、12件故障小家電、3位愛滿滿修復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