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空軍將官宿舍「和平新城」 以小家電維修拉近彼此

文/劉智學、劉茜汶
資料提供/和平新城小客廳

將大同電鍋整個翻過來、拆解,參與者們在專家指引下一同參與維修的過程,為的只是能夠再度使用這顆寶貴的電鍋。(攝影/劉智學)

▲ 將大同電鍋整個翻過來、拆解,參與者們在專家指引下一同參與維修的過程,為的只是能夠再度使用這顆寶貴的電鍋。(攝影/劉智學)

牯嶺街94號的身世

問和平新城在哪裡?牯嶺街94號。光聽號碼可能挺無感,原來這裡在1981年竟是12棟空軍將官的宿舍。1983年,這裡改建成為軍眷舍,也是台灣第一個住宅公用合作社的第一棟建築物,而所謂「小客廳」,便是原和平新城自治會的辦公室。

若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和平新城小客廳或許是反面驗證。這處莫約15坪的空間,從和平新城自治會聚會所,到孤拎拎的閒置於牯嶺街94號角落,如今轉身成為居民們的小客廳,看似以打破了這定律,再度回到少年時期。

▲ 位於牯嶺街94號的和平新城,1981年為12棟空軍將官的宿(左圖),如今仍是一寧靜便利的社區。
(圖片來源/和平新城小客廳FB

家電維修迎惜物人到小客廳

找回活力的和平新城小客廳,在今年5月11日迎來首場小家電維修活動,10組惜物人、12件故障小家電、3位愛滿滿修復大師齊聚一堂,分享彼此惜物精神。

短短2小時內,大師們完成了8件小家電的修復,大家都很樂意拿起工具,跟著老師的指導卸下螺絲釘,聽著老師說明每一個檢測的目的。有的只是需要擦拭厚重的灰塵;有拆開後需要上緊鬆開的螺絲;有的需要更換零件。

眾人無論親疏同聚在和平新城小客廳,維修自己帶來的小家電。小家電獲得新生,空間又何嘗不是?(攝影/劉智學)
眾人無論親疏同聚在和平新城小客廳,維修自己帶來的小家電。小家電獲得新生,空間又何嘗不是?(攝影/劉智學)
▲ 眾人無論親疏同聚在和平新城小客廳,維修自己帶來的小家電。小家電獲得新生,空間又何嘗不是?(攝影/劉智學)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唯艱

動手維修需要耐性,不論是用三用電錶測量電容、捏平歪掉的鍋蓋、取出深藏在加熱片下的零件、鬆掉的螺絲……就在邊說邊做的過程中,送修的人學著修理自家故障的小家電。

就故障論維修,一問一答的溝通過程,自然友善。

▲透過小家電維修,不僅是傳遞惜物精神,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攝影/劉智學)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接力驚歎,是和平新城維修家電小屋的歡呼;室內溫度宜人,是對維修志工的尊敬;腳踏式水龍頭的零接觸,是對陌生人的體貼;技術無價、在家裏就能維修,則是對使用者的尊敬。

話家常聊子孫,因小家電維修使陌生人如比鄰相親。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