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爺爺見證社區改變 百人傳瓦啟動古風芳鄰樂事

專訪◎孟繼淇 大安區古風里居民 曾任中央社主任的資深媒體人

2013年6月,在臺北市大安區古風里內的小雅綠地揭幕典禮中,有幸認識一位資深媒體人,他年邁70,面貌慈祥,對社區裡的掌故知悉甚詳,又談吐風趣,我們很自然地成為忘年之交,親切地稱他孟爺爺。

孟爺爺説:「古風里現有兩座新闢綠化空間,原是國防部眷舍日式木造平房,因閒置甚久,雜草叢生荒蕪不堪。經里長孔憲娟努力爭取,及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產發局支援規劃,使用今日優雅步道的綠園美景,得來不易。」

孔憲娟是臺灣唯一的孔子後裔里長,一開始投入社區營造工作便有相當的決心。先是以百人傳瓦活動保留社區回憶,更結合儒學思想將兩處綠地分別命名為小雅,雲裳

師大古風里龍泉宿舍外觀 圖/陳洋
師大古風里龍泉宿舍外觀 圖/陳洋

中央通訊社龍泉宿舍是大安區古風里的重要地標,改造變身的老屋庭院是所有宿舍裡最好的獨門獨院房舍,讓人垂涎三尺。這位新聞界前輩指出龍泉宿舍受中央社管理,産權屬國有財産署,居住期間便覺察有許多開發集團緊盯這處空間,但因為孔里長具有高瞻遠矚的視野,成功爭取將閒置達20年的空間改造為「芒果香草園」古風雲裳綠地改造前後,見證社區改變的開始。

中央社龍泉宿舍

中華民國中央通訊社的龍泉宿舍,是由幾棟四層樓房屋所組成,於1969年竣工,住進了一群奉獻新聞事業的中央社夥伴和家屬。當年此地的街名是龍泉街86巷,後雖因為道路拓寬而易名為師大路,但「龍泉宿舍」的名字就此留存。時任中央社社長的新聞界前輩馬星野特敦請名建築師沈祖海設計承建,真材實料,堅固牢靠。

老主人學富五車,這兒故事多。

「芒果香草園」的原主人是時任中央社副社長的王家棫先生,中英文造詣深厚,是蔣宋美齡女士經常請益的好友。有一次,蔣夫人要赴美發表演講,想引用一句戰國策上的辭句「行百里者半九十」。因而和他研議英文譯語為“The going is toughest towards end of a journey。”文情義達,蔣夫人甚表滿意。

王家棫夫婦育有三子一女,第二代幼子王鎮中回憶起十歲左右時,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便將原本要拋掉的芒果核籽埋入院中土裡,如今芒果樹結實累累,前人種果後人品嘗不亦樂乎。有天,很少經過這兒……的王鎮中太太恰巧路過。抬頭一望,這是哪裡?這不就是她結婚育女的舊居嗎?再擦擦眼睛,沒錯,她往日居住的房舍現今已大不相同,訝異之餘卻滿心歡喜,趕緊回家告知先生和女兒。2016年5月,王家一家人來到了故居老家分享過往的點滴,現場洋溢著溫馨,還與「芒果老友樹」留影紀念。

2016年3月開始整修後,許多附近居民紛來一探究竟,原本擔心要改裝成商店,會擾亂了平靜生活。經解説,原來這兒即將成為社區共享的活動中心,鄰人們聽悉後非常高興,給予一再祝福。

偶回首煥然一新

2015年1月17日深夜,這棟舊宅的外牆路邊停滿了摩托車,因亂丟菸蒂引發熊熊火焰,整排機車也付之一炬,芒果樹亦被燒毀三分之一。後來巷內改為綠色人行道路,促成了今日的改牆換面,計畫趕不上變化,一切上天好似自有安排。

2016年2月12日(初五)舉行春節團拜,芳鄰們也提出寶貴意見,為這問舊屋增添原動力量,里民交誼聚會,棋藝活動,技藝傳授,料理讀書會老人共餐等活動將陸續揭曉。

孟爺爺在此更希望年輕人們參與,歡迎大家常來走走,坐坐,貢獻睿智為社區增添新生力量,帶起活力,點燃心燈,創造更多更佳的服務。這裡蜕變成嶄新公共空間,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使社區更溫馨美好,期望接續把這個空間變得更有價值,創造出更多動人的故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