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老扶幼、共耕共食,在水泥叢林中重塑剩食們的下半輩子

文/劉茜汶

吃剩的食物或過期的食材,你會如何處理?用地瓜葉染出美麗方巾、將吃剩的果皮做成洗潔液、蒐集居家廚餘變身沃土,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嗎?由第一屆臺北市松山健康社宅青創戶的詹凱毓為首發起的組織「共耕食代」,就在社宅打造了以有善農法耕作的頂樓園圃,還找來住戶們一同對農作物進行加工研發,形成社區微型經濟加工圈,在生產穩定的情形下更開始提倡惜食觀念。目前已從青創戶畢業的詹凱毓,更在今年於富錦街的巷弄打造了新空間「永續生活食驗所」,持續推廣都市農耕、食農教育推廣綠色照顧理念,來看他如何化嘴邊剩食成沃土。

從社宅屋頂起家 打開水泥叢林的可能

在陽光灑落的午後,來到民生社區鼎鼎大名的富錦街,深入巷弄,出現了一間神秘的空間,鼓起勇氣按下電鈴,「嗨!」迎面而來的正是留有一頭俏麗短髮、精神抖擻的女生,原來她就是共耕食代創辦人詹凱毓。這裡,正是詹凱毓從松山健康社宅畢業後新的落腳處——永續生活食驗所。

▲ 永續生活食驗所外觀,看似神秘,但又默默的與巷弄融為一體。(攝影/劉茜汶)

共耕食代在做什麼?詹凱毓又是誰?若把這個地方當成萵苣般一片片扒開,還真是越扒越有看頭。

共耕食代,字如其名,便是在都市田園以及食農的推廣下,開闢一個新「食代」,創辦人詹凱毓育一對可愛雙胞胎,因心心念念童年彰化老家中繁星點點、青山綠水環繞的生活,也希望給孩子這樣的成長環境,因此自她以青創戶(青年創新創業回饋計畫)搬入了臺北市松山區的健康社宅,便開始推廣讓居民們共同學習打造社宅頂樓園圃。

從最早期與同為青創戶的夥伴及社區農耕住戶組織了「健康社宅農耕行動推廣小組」,推動一系列以「共耕食代」為名的計畫,如串聯社區老福日照中心合作「公益餃子送餐行動」,帶著小朋友關懷獨居長者;籌組「健康社宅285農耕隊」,學習共同打造社宅頂樓園圃,從種植、收成到採收相關的都市農耕知能培力。隨社區菜園收成豐碩,詹凱譽更進一步發展「共耕食代」食農加工品牌,實驗與實踐社區微型經濟,兼顧自立與公益永續共存。

「清冰箱」剩食再利用、地瓜葉染方巾

聊到為何會切入剩食議題,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的。由於當時有一同為青創戶的鄰居因做剩食與廚餘相關的計劃,開始到鄰近市場與攤販索要每天剩餘或賣相不佳的蔬果,經重新整理分配給社宅居民、分不完的蔬果轉作堆肥,或請老師來指導再利用,詹凱毓就順勢與之合作,開展了「公益餃子」行動的發想。將賣相不佳的蔬果融入餃子中,甚至延伸了後來可以固定分享冰箱食材的「清冰箱」行動。

▲ 詹凱毓推動一系列以「共耕食代」為名的計畫,如串聯社區老福日照中心合作「公益餃子送餐行動」,帶著小朋友關懷獨居長者,累積籌辦近30場公益送餐行動。(照片來源/Ken)

「透過分享共好,促進鄰里交流,更可以做成愛心餃子進到社區裡」,詹凱毓也分享到現在新空間落成,預計每兩週辦理一次清冰箱活動,「做成潤餅也是不錯的!」從她的分享中才知道,原來清冰箱行動原來清的不僅是冰箱,更是社區人際關係的重新建構。

除了利用清冰箱與惜食餐桌推廣珍惜食物的觀念,共耕食代也曾利用這些「剩餘」的食材延伸製作有趣的產品或課程,如以吃剩的果皮做成洗潔液。一般人吃水果扒下來的果皮,大多就是丟棄,詹凱譽當然也沒有放棄這個好機會再次創造。利用柑橘皮、柳丁、檸檬、柚子皮等材料,她帶著小朋友在參與柚子小農夫育苗活動時,開始將剩下的柚子皮浸泡成柚子酊劑,才延伸出了洗潔劑產品。做了這麼多,她表示,「其實都剛好有一個時機點可以串連合作單位,才發想出來這些活動」。

而現在是民生國小小田園教師的詹凱譽,也利用地瓜葉為主題設計小田園教案,選用地瓜葉來帶小朋友認識都市農耕。「會選用地瓜葉,是因為我們在推韌性城市,甚至延伸野地糧倉行動時,得知地瓜葉是非常好種植的職務,耐旱又不怕潮濕,非常好種。」除了易於種植,詹凱裕也補充,透過地瓜葉,讓小朋友有個認識植物的開頭,透過地瓜來認識植物的根、莖、葉,學習植物的自然科學,未來也能廣泛的發展與應用學習到的知識。

▲取地瓜葉做方巾、利用果皮製成清潔液,讓人大呼原來除了享用,食材還有多樣運用且作為教育意義的可能。(圖片擷取自/FB共耕食代

都市蚓農、多樣式堆肥 化廚餘成沃土

因為居住年限到期,身為第一批入住社會住宅青創戶們已經逐漸搬離健康社宅,離開健康社宅後,共耕食代繼續留在在地以「永續生活食驗所」這個空間持續運作。永續生活食驗所在今年8月3日正式營運,踏入這處五十幾年的老公寓,卻一點都不感到老舊,一問之下,原來這裡原先是老里長的辦公室,轉手給詹凱毓時也是充滿不捨,但在正式營運的日子,老里長也回來探望這個曾經陪伴自己的空間,令人感動新舊手管理與交接、延續對於空間記憶與情感也是種永續。

▲ 在共耕食代開創的新空間「永續生活食驗所」內,可以看到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攝影/劉茜汶)

如今,這個老里長使用的辦公空間在共耕食代的手下被賦予新生命——一個推廣都市農耕、食農教育推廣綠色照顧理念的空間「永續生活食驗所」。

進到空間內,門口的一盆奇特陶瓷製土色花盆引人注目,因為有三層疊加在一起,有如櫃子又如積木,真是第一次見到。詢問了詹凱毓這個花盆為何如此特殊,她才輾轉與眾人分享到,這是夥伴都市蚓農林朝安、林琬曼共同贈送的作品——是一生物循環箱。

將最上層種植蘭花、兔腳蕨等綠植的部分拿起,就可以看到李第二層富饒的土壤,令人驚奇的部分來了,詹凱毓說,將吃剩的廚餘直接倒進這裡,「這裡面有蚯蚓、黑水虻和微生物軍幫忙分解。」此外,蚯蚓所產的蚓糞水可打開下方水龍頭讓之流出,再拿這水去灌溉植栽或其他盆栽,可以做到自體循環,是很棒的都是懶人農法!

▲ 搬開新空間入口處花盆的第一層,詹凱毓向眾人展示其中的肥沃土壤及如何將生廚餘倒入內,透過蚯蚓、黑水虻和微生物軍分解,進而達到生物一體循環。(攝影/劉茜汶)

另一點有趣的是,由於土壤裡的微生物菌也結合到了這個水裡面,不僅不會有味道,還能因這類菌種會讓蚊子覺得似乎有天敵存在而不會靠近,「就是一物剋一物的概念。」她娓娓到來這個有趣的盆栽如何自體循環運作,同時也體現共耕時代延續至今的永續理念。

說到廚餘再利用,最早,詹凱譽就嘗試過用咖啡渣,或家中剩菜去頭去尾做堆肥,2018 進入社宅不久,詹凱譽與夥伴們就想要精進農藝種植的技術,也找了外部朋友帶他們做。後來因為參與第六屆社創中心的計畫,詹凱譽因緣際會認識了作為都市蚓農的同學,了解到運用蚯蚓、黑水虻,可以快速分解廚餘,因此連結都市蚓農推到覺得合適的園圃去。不過,在推動都市蚓農也非如此順利,畢竟還是有許多居民是不喜歡蟲或有味道的東西,因此後來也同步選用不同的方法,譬如學習耗氧性堆肥、酵素性堆肥等。

▲ 將廚餘以熟與生做簡單分類,就能轉化出不同的價值。熟廚餘回收、生廚餘進入堆肥循環,共耕食代由自己做起,展現從「食」之間開始就能做到的日常永續行動。(攝影/劉茜汶)

「每一種堆肥都有他的優缺點」,詹凱譽侃侃而談她的堆肥經,她也指出,堆肥方式那麼多種,這些年實驗下來,覺得也有沒有哪種是最好,因為不同的環境與養護習慣也都有適合的堆肥方式,所以選自己園圃和習慣最合適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堆肥作法。

打造永續生活食驗所  持續推廣理念

因居住年限到期,目前共耕食代已遷離健康社宅,但他們仍選擇留在松山區,將老里長的辦公室改造成新的空間「永續生活食驗所」,持續在這個空間推廣都市農耕、食農教育及綠色照顧理念,在這裡,剩食們的下半輩子或許將不再受人嫌棄,而被賦予新的生命,也為地球永續創造新的可能。

▲ 詹凱毓(左一)與來參加空間啟動的朋友合影。(攝影/劉茜汶)

發佈留言